空间天气预报
研究方向:空间天气预报
  • 空间物理学专业 方向:空间环境研究与应用
  • 导师:刘四清 研究员

    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态势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空间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空间天气工作组成员,联合国外空委长期可持续性议题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空间环境预报研究,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编著图书2册,译著1册。曾作为载人航天空间环境保障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组织开展了神舟系列、天宫系列载人飞行器的空间环境保障任务,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作为空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副总师,组织开展系统建设与运行。2007年和2015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 导师:罗冰显 研究员

    男,1981年11月出生,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太阳活动与空间天气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空间天气预报中心主任,2003年和2012年分别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空间物理学士和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空间天气和空间环境预报和应用研究,在太阳爆发及地球空间环境扰动和效应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发表论文40余篇,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空间环境保障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担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装发专业组和科技委主题专家组专家,联合国外空委空间天气专家组成员,国际第25太阳活动周预报专家组成员,国际空间环境服务组织中国区域预警中心代表,《Space Weather》主编遴选委员会委员,《Space: Science&Technology》青年编委。主持承担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科技委、航天系统部、北京市科技重大专项、发改委等项目20余项,任子午工程二期科学应用系统副总师。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 导师:师立勤 研究员

    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主要从事空间环境研究和预报。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973项目等课题十余项,参与空间环境预报中心的建设,负责组织研制了空间环境预报技术系统。组织并参与建设“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环境预报技术系统”、“JY空间环境保障试验系统”。在空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空间环境三网合一系统)建设中作为中科网的副主任设计师,组织完成空间环境监测预报中心软硬件系统建设。获三部委颁发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章,三次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 导师:钟秋珍 研究员

    研究员,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航天工程大学外聘教授,宇航标委会空间环境分委会委员,载人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有效载荷运行与管理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空间环境预报建模及灾害性事件预报研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预研、院重点部署等多项课题,多次组织实施载人航天、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等重大任务的空间环境保障。发表文章四十余篇,荣获六部委联合颁发的“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称号,两次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 导师:黄文耿 研究员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得博士学位,随后留所工作至今,主要从事空间环境监测、服务和预报,电离层与电波传播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和承担了国家863、973、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计划等领域的二十余项科研项目和任务,研制了电离层闪烁监测仪、太阳射电干扰精确流量监测望远镜等多台空间环境监测设备,同时负责建立了多个地基空间环境观测台站;主持开发了多个实用型日地空间环境预报预警模式、电离层数据同化和融合模式;参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大型航天任务的空间环境保障工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

  • 导师:苗娟 研究员

    女,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物理专业,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空间物理专业。主要从事空间环境预报业务和中高层大气相关研究相关工作。长期开展太阳活动周太阳黑子及F10.7长期预报研究,预报结果应用于我国载人航天任务和其他卫星运行计划任务,中高层大气方面,主要开展基于TLEs和星载高精度GPS观测数据的大气密度反演及大气模型修正研究工作。负责空间环境领域标准体系和相关标准制定,完成2项国家军用标准和37项工程标准编制。多次承担我国载人工程、探月工程、科学先导专项等的空间环境保障任务。2019年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荣誉和奖章。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专著编写2本。

  • 导师:陈艳红 研究员

    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电离层环境分析建模和空间环境预报研究。主持子午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创新特区、预研、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基金等多项课题任务。在电离层参数建模和预报、电离层暴时响应特征及影响机制、电离层扰动预报开展了深入研究。熟悉电离层数据、理论和分析方法,熟悉空间环境预报内容和研究方法,组织建设团队开展机器学习与空间环境预警交叉融合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在空间环境预报业务中得到应用。相继参加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先导专项等多项空间环境保障任务,是空间站空间环境保障系统建设和预报服务负责人,并负责多个用户的空间环境预报保障工作。2012年荣获中国五四青年奖章,2015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 导师:陈东 副研究员

    男,1977年6月出生,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2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进入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航天器空间环境效应评估与仿真。工作期间承担或参加了载人航天、863、973、院创新等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十余篇。

  • 导师:林瑞淋 副研究员

    男,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9年获空间物理学博士学位,2015年成为中科院青促会会员。主要从事日地空间环境预报、空间环境模式研发、空间环境模式集成等工作。曾开展过磁层顶位形、辐射带、高能电子暴、磁层EMIC波等方面研究,构建了首个三维非对称磁层顶统计模式、三维质子辐射带统计模式、未来三天高能电子暴预报等模式,共发表了20多篇文章,并集成了三维非对称磁层顶统计模式,在http://sepc.ac.cn/MBS_chn.php网页上提供实时的磁层顶位形预报。也曾开发过空间环境预报辅助软件、交会对接空间环境软件以及地月空间环境等软件,分别服务过日常空间环境预报、载人航天工程及探月工程。主持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技术基础局、科技委等多项课题。

  • 导师:王晶晶 副研究员

    女,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成员, 2008年于北京大学获得空间物理学士学位、2013年于中国科学院获得空间物理博士学位,随后入职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至今。主要从事太阳爆发活动及其对地有效性预报研究,在太阳耀斑机器学习预报、日冕物质抛射建模和行星际传播预报、地磁暴预报等方面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入选斯坦福大学SDO任务亮点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等。

  • 计算机专业 方向:空间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 导师:蔡燕霞 正高级工程师

    女,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从事空间环境预报技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研究方向包括空间环境技术系统架构设计、空间环境大数据技术、空间环境模型应用转化技术和空间环境数据可视化技术。负责研制了国内首个军民融合的业务化空间环境预报技术系统,实现了空间环境预报业务过程的一体化和自动化,提高了空间环境预报的效率、客观化、准确性以及实效性。设计和负责研制了国内首个空间环境预报手机应用软件,提升了空间环境信息利用的便捷性。设计和负责研制了面向多类型用户的空间环境教学培训平台,开拓了空间环境服务新的应用方向。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军队委托项目等多个项课题。获得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登记3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2007、2015、2020年3次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被评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

  • 飞行器设计专业 方向:空间碎片动力学建模研究
  • 导师:王荣兰 副研究员

    女,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碎片及其相关研究。在空间碎片工程建模研究、空间碎片碰撞预警技术、空间碎片突发事件分析等方面有丰富的研究经验,主持和参与了科工局空间碎片专项、国防863项目、航天系统部等支持的十余项空间碎片相关课题,发表了相关文章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