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列表

第一百三十八讲:太阳风和ICME局地性质与源区特征和活动关联的研究(报告人:付辉,山东大学;时间:2025年8月28日)

讲座信息

讲座题目:太阳风和ICME局地性质与源区特征和活动关联的研究

讲座嘉宾:付辉山东大学  教授

讲座主持人:李文亚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时间:8月28日10点

地点:线上 腾讯会议 411-8560-2478 (点此入会)                                  

          线下 中关村九章大厦A701会议室 

                   

讲座摘要

太阳风的起源及加热加速机制,CME物质来源及其与耀斑关联是太阳和空间物理核心问题。不同来源太阳风其源区性质、物质释放方式和加热加速机制都存在显著差异。ICMEs产生机制和物质来源也非常复杂。上述特征对局地电荷态、氦元素性质和 FIP bias 效应有何影响是值得系统研究的问题。本报告主要围绕上述参数与源区性质与活动的关联开展介绍。首先按照源区类型将太阳风分为冕洞、活动区、宁静区三类,进而分析了不同类型太阳风性质及它们随太阳活动阶段的演化特征。然后基于观测结果将ICMEs内部物质分为三类,进而对不同类型物质的来源和产生机制,以及它们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相关结果增进了太阳风性质对源区特征和活动的依赖、太阳风来源和加热加速机制,以及CME物质来源和产生机制、CME与耀斑之间关联等问题的认识。


嘉宾介绍


付辉,山东大学教授,致力于太阳风和ICMEs起源及产生机制等问题的研究,并作为骨干参与系列地基与空间日冕仪的研制。在太阳风起源与加热加速领域,挑战了已有的认为冕羽对太阳风没有贡献的认识,发现宁静日冕区可能是太阳风的重要源区之一,两类主要的太阳风起源和加热加速机制可能是同时起作用的。从观测上证实色球蒸发加热的等离子体可注入CME,其对CME高温物质贡献超过一半,CME物质来源和性质与耀斑强度密切相关。成果入选EIS/Hinode光谱仪,及IRIS卫星亮点工作,曾在 EGU、COSPAR大会及Hinode 和IRIS科学大会做邀请报告。